![基层反映:分散性印刷品广告的监管难题及对策建议[此文共1847字]](https://img.hxli.com/upload/3541.jpg)
今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分散性印刷品广告的监管难题及对策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广告主热衷于雇佣人员在街头、集市等地分散发放印刷品广告以招徕生意。该类广告载体具有流动性大、分布面广,发布源头多而杂、违法违规现象普遍等特点,严重扰乱了广告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给工商广告监管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对此,工商部门应高度重视分散性印刷品广告监管中遇到的困难,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分散性印刷品广告监管的难点
一是印刷程序简单,审查把关缺失。根据《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广告经营者被赋予了对印刷品广告监管管理的职责,也是当前印刷品广告制作发布环节唯一的把关主体,对于分散性印刷品广告而言,设计工艺和制作程序简单,发布者经常会选择非正规的印刷机构印制,逃避正规广告经营主体的审查。如一些分散性印刷品广告印制单位往往没有任何资质,几个人操作简装式机器,租赁门市房从事广告印制业务,缺少专业的设计人员、应有的广告常识和法律知识,致使分散性印刷品广告的内容及用语未经审查得以发布。
二是发布主体复杂,调查取证困难。一方面是广告发布主体复杂。根据国家广告法律规定,从事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经营主体应依法取得工商机关核发的《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证》。但取得登记证的条件较高,导致多数分散性固定印刷品广告的经营者在未取得经营资质的情况下从事经营活动。 ……此处隐藏523个字……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其充分了解法律法规条文内容,增强违法成本及信用意识,切实做到依法发布分散性印刷品广告,坚持诚信、守法经营。
二是落实双重备案制度。应针对分散性印刷品广告经营者把关不严的问题,积极强化实行发布主体事前双重备案制度。一方面要求广告经营者在制作发布广告前,将营业执照、拟发布广告信息种类和内容等资料在辖区工商所备案,同时自留存档一份随时接受检查。另一方面要求广告主在发布广告后,1个月内向工商部门提交分散性印刷品广告情况报告,明确广告宣传单的主要流动发放时间和辖区范围,给执法人员事后巡查监管提供参考。
三是强化重点分类监管。一类是与群众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热点广告,如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监管过程中要严查广告的版面内容和发放数量,认真审查此类广告的宣传用语,规范广告投递方式,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严肃查处广告中的严重违法行为。二类是周期性、季节性的“热点”广告,如在农资销售旺季、暑期招考、招生高峰期等时间段发布的分散性印刷品广告,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四是注重合法权益保护。充分发挥“12315打假维权提示牌”、“一会三站”、“12135消费投诉平台”、政务微博等渠道作用,开辟分散性印刷品广告违法行为举报绿色通道,及时接受并调查处理消费者在分散性印刷品广告方面的纠纷和投诉举报,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是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分散性印刷品广告监管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只有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控制不法行为的发生。因此,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争取由其牵头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使工商、食药、城管、卫生、公安等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监管好分散性印刷品广告市场。